首页

足交调教在线

时间:2025-05-25 05:45:08 作者:校企携手深化产学研协同 佛山高校台湾专家助台企智造升级 浏览量:55639

  中新网太原2月24日电 (杨杰英 幽炜亭 刘铭达)在无数旅客步履匆匆、归心似箭的太原南站,驻守了一支“快闪”动车组工程师团队。他们逆行于人潮中,“闪现”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只为守护一趟趟安全温馨的回家路。

  这是一支由19名35岁以下青年驻站诊断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他们作为太原车辆段太原动车所的优选拔尖人才和业务骨干,两年多来,轮流驻守于太原站、太原南站、大同南站和运城北站4个高铁站之间。为及时应对各类突发问题,确保动车运行绝对安全,他们必须以分钟为单位与时间赛跑,被称为守护动车的“快速反应部队”。

青年驻站诊断工程师们正在快速检修动车。张晋彤摄

  在2分30秒的时间里,检查18排座椅、2个卫生间、1个电茶炉、1组配电柜和4个车门;在每天12小时的驻守时间里,单人抽检5至7组动车,奔跑超过2万步,弯腰蹲起上千次……这就是驻站诊断工程师作为应急机动力量每天的工作。

  作为应急机动力量,他们要根据动车运行中反馈的故障情况快速跟车处置,或在几分钟内就近乘车追车,确保最短时间内与目标车辆汇合,并协同随车机械师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行车安全平稳。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需对“折返”站停20分钟以上的动车进行快速检查:从座椅小桌板功能到卫生间抽吸功能,从电开水器烧水状态到垃圾箱门开闭状态,从车内照明显示到列车信息显示屏检查……无论是行车应急处置,还是抽检车内设施,他们基本都在“小跑”着,“用一分钟消除哪怕1%的问题,对乘客可能就是100%的体验”。

驻站诊断工程师检查列车信息显示屏。张晋彤摄

  “这支‘部队’可以一直不用,但不能一日没有。”太原动车所业务领军人、驻站诊断工程师团队总指挥周文刚介绍,“我们的车总体质量和维护都较好,但是考虑到为确保高铁安全万无一失,还是要多做准备。毕竟一旦出现情况,驻站人员能够直接上车、跟车或追车处理故障,跟时间赛跑时‘起跑’快一些,安全保障就会多一些。”

  这支队伍中,每一位队员都有着丰富的动车组检修或随车机械师岗位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实践作业与应急处置能力。作为总指挥的周文刚,更是熟练掌握易发故障原因和处置流程,带领团队参与动车组行车非正常状态处置上千次,做到精准判断故障、零失误应急指挥。他为更好地服务应急处置,研发出50余项创新成果。例如,为应对冬季冰雪天气,周文刚研发出“车顶高压跳线切除工装”,使得无需断电登顶,就可处理车顶高压设备因冰雪出现的污闪问题。

每一位队员都有着丰富的动车组检修或随车机械师岗位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实践作业与应急处置能力。张晋彤摄

  驻站诊断工程师团队自组建2年多时间以来,共随车快速处置包括制动、牵引、车门类等典型故障20多起,及时把行车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检查和协同处置包括座椅、厕所等车内服务设施类故障200多起,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春运期间,客流增大、加开动车、极寒降雪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下,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责任。关于如何应对这些难题,周文刚说:“在加强日常入库检修的基础上,要做好每天第一趟‘不载客’的动检车作业。特别要注意由于低温或冰雪等恶劣天气导致的安全问题,比如在车轮等部位的积雪结冰,要及时清理,避免冰块掉落打坏车体设备。另外,还要加强对运行中的异音异响等问题的观察判断,及时通知驻站诊断工程师跟车追车,加强随车处置力量,做到车内巡检和重点盯控两不误,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完)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我国成功发射海哨一号卫星

佛山10月19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4第八届中国陶瓷创意周暨“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交流活动18日晚在广东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幕。

南非第二季度失业率达33.5%

为推动“文旅+教育”跨界融合,和政县立足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着眼补齐教育短板、丰富旅游业态、盘活闲置资源,谋划实施了松鸣岩研学实践基地项目,包括和政问月航天科技研学中心、花儿研学中心、工业户外应急实训基地、农业户外农事体验基地等六中心六基地,共十二个板块,可同时容纳1500多名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劳动教育等活动。

中外学者古都共议教育新发展 西安交大校长:教育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

17日,正在安徽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桐城市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发出如是感慨。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有关发展香港可持续披露生态圈愿景宣言

央视网消息:记者在巴黎街头发现,一位外国记者竟然背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纪念背包,让人的记忆瞬间拉回到2008年的北京。而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赛场内外,处处充满着“中国制造”的气息。

藏戏《诺桑王子》在西藏扎什伦布寺上演

In conclusion, the EU “new trio” subsidies, which take various forms, are both specified and substantial. Numerous initiatives have benefited from EU funds or State aids, with subsidies accounting for over half of their total budgets. These subsidies have achieved initial succes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U’s “new trio” industries. However, as these subsidies grow in scale and scope, along with the EU’s increasing export competitiveness, they are likely to distort the foreign and even the global markets.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